易顺鼎
·清·

635篇诗词

晚晴簃诗汇·卷一七○易顺鼎,字实甫,一字中实,龙阳人。光绪乙亥举人,历官广东钦廉道。有《琴志楼集》。全台诗易顺鼎(1858~1920),字实甫,又字中硕,自号眉伽、哭庵。湖南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。1875(光绪元年)举人,张之洞曾聘他担任两湖书院经史讲习。光绪21年(1895)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,易氏曾两次上书都察院条陈时务,力陈不可割地赔款。割台议定后,更自动请命于光绪21年5月、7月间两度携军饷赴台湾,协助刘永福、黎景嵩抗拒日军之接收。其著作《魂南记》是以日记形式,记录自光绪21年5月1日请命赴台,至9月刘永福内渡福建为止的抗日经过,〈魂南集〉则是当时经各地吟咏所作。易氏在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,其后历任广西、云南、广东道台。辛亥革命爆发后逃...
  • 金缕曲泊皖城,忆张紫帆,三次前韵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空翠浑无界。

    猛推篷四围山色,乌飞犹碍。

    想见诗仙吟眺处,湘管一枝曾带。

    认云气都经刻画。

    眼底长江东下急,问何能流出兴亡外。

    且还我,看山债。

    迎江塔影岿然在。

    怅难寻夕阳天末,楼名镇海。

    三国六朝如梦过,禁得英雄几醉。

    早付与风飘雪洒。

    不解近时何意绪,但茫茫总觉愁来会。

    怀古恨,共君悴。

  • 南乡子其二野泊值小寒日,敬借家大人韵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楚尾更吴头。

    篷影如云暝未收。

    雁与间鸥同渚卧,休休。

    出处途分漫代筹。

    沽酒向津楼。

    隔岸风灯乱醉眸。

    客里小寒春又近,堪愁。

    一派江声尚送秋。

  • 南乡子其一将抵白门,敬借家大人韵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剪出翠蓑新。

    夜夜空江卧冷云。

    我与梅花同一样,艰辛。

    风雪天才过几分。

    何处玉箫闻。

    更向前头访艳魂。

    听说南朝花世界,无存。

    绿减秦淮水半身。

  • 南乡子自题洞庭看月图,敬用家大人韵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洗出水都新。

    鱼地蟾天只一云。

    我料嫦娥居碧海,愁辛。

    来觅英皇话夜分。

    骚唱更微闻。

    万古灵均欲返魂。

    悔把龙宫青玉笛,收存。

    吹得潇湘月满身。

  • 念奴娇乘月江行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楚天空阔,尽收入、四扇船窗非小。

    柔橹声中浑不让,七里桐庐放棹。

    水欲无烟,山疑有雪,原不因霜缟。

    乾坤清气,此时归我长啸。

    明日鼓角黄州,英雄词客事,只供凭吊。

    江月依然,应念我、不似当时年少。

    长笛家山,短篷身世,写出凄凉照。

    惊他飞雁,芦边误认初晓。

  • 蝶恋花翠微亭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绝顶天风闻粥鼓。

    红笠青鞋,小伴枯禅住。

    万点愁来如密雨。

    和鸦飞满无人处。

    六代离宫留寸础。

    玉砌雕阑,付与东流去。

    二水三山都易主。

    斜阳尚恋前朝树。

  • 柳梢青荻港即目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独木桥斜。

    做成寒色,几点昏鸦。

    疏树西山,夕阳江寺,残雪人家。

    问伊浪只淘沙。

    怎淘去年华梦华。

    柳已无丝,枫还有叶,梅又将花。

  • 八六子秦淮雪后,一碧成冰,万影都销,凄然赋此
    · ·

    易顺鼎

    扫微波。

    泪华冰透,脂痕雪艳消磨。

    记一绿流云不断,万红行雨曾过,影儿有么。

    官河残粉犹多。

    葬玉浑教成冢,销金莫更名锅。

    懒重问、画船如燕,茜衫如蝶,而今不许,私留月住,谁能暗把春窝。

    奈愁何。

    青溪夜闻鬼歌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80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