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大全
/
/
张先
/
青门引·春思

青门引·春思

·作者·

张先

·朝代·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乍暖还轻冷。

风雨晚来方定。

庭轩寂寞近清明,

残花中酒,又是去年病。

楼头画角风吹醒。

入夜重门静。

那堪更被明月,

隔墙送过秋千影。

标签:
  • 春天
  • 宋词三百首
  • 婉约
  • 情感
  • 季节
  • 孤独
  • 怀人
  • 译文

      天气刚刚变暖,时而还透着微寒。

      一整天风雨交加,直到傍晚方才停止。

      时近清明,庭院里空空荡荡,寂寞无声。

      对着落花醉酒酣饮,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。

      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,

      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。

      正心烦意乱、心绪不宁时,

      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,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。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1、乍暖:天气骤然暖和起来。

    2、庭轩:庭院和走廊。

    3、清明:节气名,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。

    4、中酒:喝醉了酒。

    5、去年病:指去年喝醉了酒,即中酒。

    6、楼头画角:指谯楼(城门上的望楼)上的画角。画角,绘有彩画的军中号角,多以竹木或皮革制成。

    7、重门:一道道门户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  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,整首词从触觉、听觉、视觉等方面写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。上阕是伤春,春尽花残,令人忧伤;下阕是怀旧,萦怀往事,竟与秋千有关,引人遐思,是神来之笔。全词情景交融,含蓄委婉,意味隽永,充分体现了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。

      上片起首两句,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。“乍暖”,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。“还”字一转,引出又一次变化:风雨忽来,轻冷袭人。轻寒的风雨,一直到晚才止住了。词人感触之敏锐,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,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。天暖之感为“乍”;天冷之感为“轻”;风雨之定为“方”。遣词精细确切,暗切微妙人情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芙蓉楼送辛渐
    · · 王昌龄
    七言绝句

    寒雨连天夜入吴,

    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
    洛阳亲友如相问,

    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
  • 赠花卿
    · · 杜甫

    锦城丝管日纷纷,

    半入江风半入云。

    此曲只应天上有,

    人间能得几回闻?

  • 清明
    · · 杜牧
    七言绝句

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,

    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    借问酒家何处有?

    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• 水调歌头
    · · 苏轼

     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
     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
    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      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
     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      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
     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     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  • 长歌行

    青青园中葵,

    朝露待日晞。

    阳春布德泽,

    万物生光辉。

    常恐秋节至,

    焜黄华叶衰。

    百川东到海,

    何时复西归?

    少壮不努力,

    老大徒伤悲!

张先

北宋

391篇诗词

张先(990—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北宋词人。婉约派代表人物。天圣八年(公元1030)进士。历任宿州掾、吴江知县、嘉禾(今浙江嘉兴)判官。皇祐二年(1050),晏殊知永兴军(今陕西西安),辟为通判。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,又知虢州。以尝知安陆,故人称“张安陆”。治平元年(1064)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,元丰元年病逝,年八十八岁。张先“能诗及乐府,至老不衰”(《石林诗话》卷下)。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,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,语言工巧。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