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尧臣
·宋·

2882篇诗词
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[1]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官员、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  • 东溪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行到东溪看水时,

    坐临孤屿发船迟。

    野凫眠岸有闲意,

    老树着花无丑枝。

    短短蒲茸齐似剪,

    平平沙石净于筛。

    情虽不厌住不得,

    薄暮归来车马疲。

  • 陶者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陶尽门前土,

    屋上无片瓦。

    十指不沾泥,

    鳞鳞居大厦。

  • 考试毕登铨楼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春云浓淡日微光,

    双阙重门耸建章。

    不上楼来知几日,

    满城无算柳梢黄。

  • 鲁山山行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适与野情惬,

    千山高复低。

    好峰随处改,

    幽径独行迷。

    霜落熊升树,

    林空鹿饮溪。

    人家在何许?

    云外一声鸡。

  • 苏幕遮·草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露堤平,烟墅杳。

    乱碧萋萋,雨后江天晓。

    独有庾郎年最少。

    窣地春袍,嫩色宜相照。

    接长亭,迷远道。

    堪怨王孙,不记归期早。

    落尽梨花春又了。

    满地残阳,翠色和烟老。

  • 依韵和寒食偶书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五言排律

    去岁逢今日,雨寒田舍家。

    系骢乌臼树,烧眼杜鹃花。

    转坞泥塍滑,迷村草径叉。

    旋挑初出笋,漫掐自生茶。

    农斧穿桑齾,牛童绾髻丫。

    乡园方在远,看及种胡麻。

  • 依韵和许发运真州东园新成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五言排律

    疏凿近东城,萧森万物荣。

    美花移旧本,黄鸟发新声。

    曲阁池傍起,长桥柳外横。

    河浑远波涨,雨急断虹明。

    云与危台接,风当广厦清。

    朱鬐看自跃,翠柏种初生。

    香草犹能识,山苗未得名。

    南峰及西岭,常共酒杯平。

  • 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
    · ·

    梅尧臣

    五言排律

    十一月将雪,寒谁计有无。

    云横冻鵩翼,霰集泣蛟珠。

    万里风为使,千门玉作枢。

    缟衣来自郑,涛鹭卷从吴。

    积甲闻熊耳,观鹅入越都。

    庭槐高臃肿,屋盖素模胡。

    骋巧能藏丑,论功解饰枯。

    巢禽皆白凤,来兽必驺虞。

    辽俗休誇豕,燕丹久望乌。

    袒裘无壮臂,附火念焦颅。

    歌竹休王满,餐毛活使苏。

    亡羊何可问,别鹤不应孤。

    靡密同脂网,萦回似舞姝。

    渐深由片片,取重本铢铢。

    日月方收照,乾坤不辨隅。

    虽轻自相压,更絜亦终渝。

    饥虎僵幽谷,游龙脱劲须。

    佳人调密蔗,公子拥貂狐。

    共是空囊客,曾非暖席儒。

    黄昏特过我,兴与灞陵俱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360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